你究竟會為自己的夢想做出多少犧牲?

片名:Whiplash 進擊的鼓手

導演:Damien Chazelle

編劇:Damien Chazelle

演員:Miles Teller 米爾斯泰勒、J.K. Simmons J.K. 西蒙斯


(鼓聲開始)
任何一個學過吉他的人都知道,吉他要入門很簡單,幾乎大家都可以在第一堂課學會基礎音階,然後彈起小蜜蜂或是小星星等歌曲,然而吉他的真正難關卻是在和弦。
手指壓著鋼弦的不耐感,就讓很多人打退堂鼓,更不用說更高階的封閉和弦、或是高端的演奏方法。
如果光要學會簡單的和弦就如此困難,那對那些立志成為職業樂手、甚至是當代傳奇的人呢?
『進擊的鼓手』就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下,所發展出的故事。
電影在鼓聲的伴奏下,開門見山地帶出兩位主要角色-Andrew和Fletcher。
(以下包含劇情透露)
 
就讀於薛佛音樂學院大一的Andrew,夢想是成為一位偉大的爵士鼓手,而第一步就是進入Fletcher的樂隊。

Fletcher很快地對Andrew失去信心,一句話也沒說就拂袖而去。
畫面隨著鼓聲的節奏轉換,介紹了電影裡的紐約市,最後帶出主角單親的背景和良好的父子關係。
場景很快地換到學校,電影高明地利用對比來凸顯出Andrew目前的樂隊和Fletcher的樂隊之間的差異,不管在樂隊成員、指導者、表演程度都比不上Fletcher,雖然沒有任何一段台詞提到這一點,卻利用了成員的互動(下課把妹)、Fletcher進場的威嚴、鏡頭由下往上表現權勢,甚至是演奏的音樂的整齊性都能看出端倪。
而Fletcher在說明他需要一位替補鼓手之後,選定了Andrew加入了他的樂隊,電影也在這裡開始進入主軸。
 
Melissa Beonist飾演Andrew的女朋友Nicole,在電影中戲份不多,角色只是一個伏筆用來表現Andrew的轉變

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在於兩位角色所激盪出的火花。
所以角色安排都盡量簡單化,Andrew之所以會設定來自單親家庭,原因恐怕也是如此(省掉媽媽這個角色),因為電影的張力和重點全都在Andrew和Fletcher身上,其他的角色,像是女朋友、父親或是其他樂團成員都只是為了映襯這兩位角色。
到了樂團之後,Andrew發現Fletcher根本不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師,而是一位脾氣暴躁、要求完美、不留情面、把學生逼迫到崩潰的老師,他也馬上受到了震撼教育,屈辱地離開教室。
這裡的節奏安排、演員表現,是如此有震撼能力,讓觀眾彷彿也是其中一位學生,能夠感受到Fletcher正在注視著我們,不由自主得感受到Fletcher給觀眾的壓力。

 
飾演Andrew的Miles Teller,在15歲時就學過打鼓,為了拍攝這部電影每周額外練了12小時。

Jo Jones & Charlie Parker

在電影中不斷地被提及兩個人,是1930年代的傳奇樂手,打著爵士鼓的Jo Jones和演奏薩克斯風的Charlie Parker
Parker在爵士演奏會上的失敗惹惱了Jones,以至於Jones在盛怒之下把鈸丟到Parker頭上,也因此了激勵Parker要成為一位偉大的樂手。
雖然在我仔細找資料後,Jones的不滿是將鈸丟擲在地上,並沒有直接針對Parker的意思,但是Parker的確在經過許多次失敗後,經過一個夏天的苦練,在1937年成為樂團的主要樂手,日後更成為一代傳奇。
這樣"Practice makes Perfect"的精神,被Fletcher奉為圭臬,毫不留情地羞辱學生、想盡辦法激勵學生,如果學生無法突破難關,就只是證明自己的平凡、無法成為下一個Charlie Parker。
 
綽號『大鳥』的Charlie Paker,有著高超的演奏技巧和音色呈現,但卻因為長期奔波、酗酒、毒癮,34歲就英年早逝,其實在電影中有著暗示的意味。

“There are no two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more harmful than good job.”-Fletcher 

如果是一般的學生,在這樣壓力的環境下,早已打退堂鼓。
不過Andrew這個的角色是如此的有趣,竟然能順著Fletcher的意,不願屈服而持續成長,只為了成為和他的偶像Buddy Rich一樣的傳奇人物,他選擇和女友分手、放棄其他社交時間,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注在打鼓上,甚至練到鼓面都沾滿鮮血、手指疼痛不耐也在所不惜。
電影有個家庭聚餐的喬段,說明了Andrew如此在意打鼓這件事,因為他不擅長美式足球、對學業也沒有興趣、甚至嗤之以鼻,所以『打鼓』就是他生活的全部、就是他的執著。
這也是為什麼只有他敢怒嗆Fletcher、甚至不計代價也要到達比賽會場、並且渾身是血也要走上舞台,甚至發現自己的表演中斷,可能面臨失敗後,才會如此的憤怒。
氣自己的運氣差、氣Fletcher的不留情面。
 
Buddy Rich,當代最偉大的爵士鼓手,人稱『鼓神』,他登峰造極的技巧和後世的影響,至今無人能出其二,追求完美的個性也被導演取用來描寫Fletcher。

Fletcher & Andrew

電影除了把Fletcher那可怕的一面表現出來,還特別安排他有人性的元素,就是要讓這個角色能夠更有層次,包括他和小女孩的對話、緬懷自己過去的學生等等...,讓這位『惡人』不只是『惡』,也能有喜怒哀樂的情緒,甚至之後在酒吧彈奏鋼琴的喬段、以及他說出自己教學的緣由,其實只是為了希望學生能像Charlie Parker一樣,經過挫折能夠繼續成長,最終成就其偉大,只可惜總是事與願違...。
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,Andrew的『入魔』是呼應著Fletcher的『惡』,兩個人都有著對音樂的堅持,願意為自己的夢想做出任何犧牲,像是彼此互相激盪、撞擊的兩個對手。
一個渴望成功、另一個渴望教導成功。
 
Andrew的父親戲份不多,扮演一個旁觀者看著這整件事情,也讓主角在打鼓的喬段之外,更保有家人彼此間的溫度。

整部電影為了那最後的半小時而存在,而最後的半小時又為了那最後的十分鐘。

雖然電影的步調和節奏,在那場意外之後開始變慢,緊張的情緒也開始紓解。
這其實是一個相當高明的鋪陳。
在Fletcher的邀請下,Andrew重新站上舞台。
然而他很快地發現自己被擺了一道,表演的樂譜並非事先說好的Whiplash或是Caravan,而是一首陌生的曲子,原來Fletcher為了報復,決心讓他在眾多樂評面前失去顏面、永遠逐出音樂界。
Andrew羞愧地彈奏完第一首不熟悉的曲目,離開舞台投入父親的懷抱。
 
爵士鼓,是在爵士樂團中很特別的存在,因為爵士鼓樂手只有一人,沒有首席、副席或其他人可以替代,獨奏的部份更是必須獨挑大樑

Andrew選擇回到舞台。
電影最精彩、最血脈噴張的喬段也從這裡開始。
他開始演奏那首Caravan,甚至領導這個樂隊,把過去所有努力的成果一次在舞台上迸發。
這一段長達9分鐘的solo,不只在觀眾心理引起波瀾,也改變了Fletcher。
在他的心中,終於明白Charlie Parker其實就近在眼前,Andrew頂住了所有的壓力,重新回到舞台,拿起爵士鼓,彷彿鼓神Buddy Rich快速地敲擊爵士鼓。
面對眼前Andrew完美的表現,他也不由得折服,開始為他指揮整個樂團,眼神充滿驚訝與得意。
我似乎看見了Fletcher的笑容,口中喃喃自語,可能是充滿驕傲的激勵,抑或是另一次詆毀的鼓勵-"Good Job"。
Andrew完美地詮釋了Caravan,在和Fletcher之間的戰鬥,他獲勝了,電影也嘎然結束,留下心中滂湃不已的觀眾,和腦海裡消散不去的鼓聲。
(鼓聲結束)

 
Whiplash的故事啟發自導演
Damien Chazelle在中學的親身經歷,當時他加入一個非常競爭的樂團,雖然有很好的表演成果,但是學生個個背負著龐大的壓力。

總結來說
進擊的鼓手是一部黑暗的勵志片。
觀眾能輕易地進入電影中,感同身受角色的情緒,尤其感受兩位演員之間的化學變化和衝擊。
電影最後的收尾著實令人大快人心,視覺和聽覺的衝擊依然聊繞在我腦海裡,是一部非常值回票價的電影。
很難想像會有人不喜歡這部電影,可能是你患有血液恐懼症或是對嚴厲的老師有很不好的印象,不然進擊的鼓手會是一次相當棒的精彩體驗,也是我少數願意花錢看第二次的電影。
 
飾演Fletcher的JK. Simmons,表演出神入化,囊括各項大獎,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幾乎勝券在握。
 
或許觀眾對JK. Simmons不是很熟悉,但是他曾經在蜘蛛人三部曲中飾演號角報社的總編輯。
 
飾演樂團第一鼓手的Nate Lang,原本就是一位爵士鼓手,還因此指導了Miles Teller。
 
為了籌資上的需求,Whiplash在2013年先拍了短片版,當時的Andrew是由Johnny Simmons(曾在壁花男孩演出)飾演,而這部短片在日舞影展得到了很大的迴響,吸引許多投資方的注意。
 
導演為了效果的呈現,有時候不會喊『卡』,導致Miles必須不斷地打鼓,所以流血的喬段是真實的結果。
 
整部電影只花19天就拍攝完成,片中有些許鏡頭和聲音無法對上,是因為鼓的敲擊速度實在太快,畫面根本不可能對上。

最後附上預告,Whiplash在本屆奧斯卡獲得五項提名,包含最佳影片和最佳男配角。
 
附上2013年的短片版,值得一提的是Whiplash因為這部募資而拍的短片,無法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,而是被提名最佳改編劇本

     
Buddy Rich最精彩的表演,這位傳奇樂手在一歲半就開始打鼓,雖然具有天份但是仍努力不懈,『鼓神』稱號可以說當之無愧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


 

arrow
arrow

    皮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