笑中帶淚的劇情、性格立體的角色和療癒的Baymax,『大英雄天團』是2014年不能錯過的動畫電影。

片名:Big Hero 6 大英雄天團

導演:Don HallChris Williams

編劇:Don HallJordan Roberts


迪士尼動畫在經歷10多年的失落後,決定花費龐大的成本,將3D動畫(電腦動畫)取代傳統的2D動畫,企圖力挽狂瀾,在皮克斯和夢工廠中殺出一條血路。
在迪士尼的努力下,總算在2010年推出了『魔髮奇緣』,是一部花費6年、2億6千萬美元,稱得上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動畫片。
魔法奇緣一上映便取得空前的成功,它一方面保有迪士尼過去的歌唱風格、另外一方面也別開生面地讓觀眾看到迪士尼的轉型。
更不用說之後非常有創意的『無敵破壞王』,或是橫掃千軍的『冰雪奇緣』了。
於是在迪士尼買下Marvel娛樂公司後,迪士尼的動畫部就想到了是否能從Marvel旗下的漫畫,來進行改編或是取得相關的元素,來推出新的動畫電影。
 
經過討論之後,迪士尼選定了Marvel的Big Hero 6,是一部場景設定在日本的超級英雄漫畫。

實際來說,這部電影並非『改編』自Big Hero 6的同名漫畫,而是『啟發』自Big Hero 6。
因為片中除了角色的名字沿用自漫畫,還有場景有日本風格之外,角色和劇情完全沒有進行移植,頂多只有做到漫畫精神的延續,所以可以視為一個全新的作品,所以觀眾自然也沒有必要回去看漫畫,因為內容完全不一樣。
值得一提地,片中的場景結合美國的舊金山和日本的東京,在電影中有超過8萬3千個建築物、超過10萬臺交通工具,可以說下了非常大的功夫。
 
電影中的Big Hero 6和漫畫之間的差異其實頗大,角色則是設定成San Fransokyo大學中的大學生。

先談談片中的靈魂角色-Baymax的設計,導演Hall起先就認為應該賦予Baymax一個全新的印象,有別於過去皮克斯的『瓦力』、星際大戰的『C-3PO』,必須是一個原創的角色,並且還要能讓人『擁抱』。
為了獲取靈感,一行人就來到了位在賓州的卡內基梅隆大學,拜訪了大學中的機器人學院。
當中有一個關於『軟式機器人』的介紹,吸引了整個創意團隊,這個機器人的發想是利用塑膠(乙烯基聚合物)的材質包覆內部的金屬機械,加上它安全的設計,讓這樣的機器人未來有潛能被用在醫療產業上。
於是,設計團隊就大致得到了Baymax外型上的靈感和啟發。
 
卡內基大學的機器人學院,是全世界領先的機器人研究機構,甚至每年在校園會舉辦移動機器人大賽,機器人必須自主移動、通過若干閘門後,到達終點。

另外一點,Baymax的外型設計完成之後,便是Baymax的臉部外型。
乍看之下有這麼一點熟悉。
臉部的外型是導演拜訪日本神社之後,看到某個東西得到的靈感。
 
Baymax的臉很像神社中的鈴鐺,這不是巧合,而是導演看了鈴鐺之後想到的靈感。

(以下包涵劇情透露)
大致上電影走的是相當輕鬆、闔家觀賞的笑中帶淚路線。
不過,仍然有幾個特色可以談談,首先是電影用了不少時間鋪成Tadashi這個角色。
而不是『冰雪奇緣』一樣,Elsa和Anna的父母在開場不久就過世了,Tadashi會有這麼多側重,我也感到相當意外。
看過預告片的我,原本只認為Tadashi的存在只會在他弟弟Hiro回憶中,不過電影願意花時間塑造這樣的角色,也是為了之後劇情的鋪承,強化片中兄弟之間深刻的情感,也讓Hiro(觀眾)原本對於Tadashi的焦點轉移到Baymax上,產生一種移情作用(看到Baymax就想起Tadashi)
 
Tadashi發明了Baymax,
希望Baymax這樣的醫療機器人能夠造福社會,在電影中Baymax在他死後接替了他的角色,指引自己的弟弟走向正途。

第二點,則是『宅宅當道』。
Big Hero 6的每一位成員,都有非常立體的性格和角色形象,但是卻有一個共同的特質-他們都是"Nerd"(宅宅)。
"Nerd"在美式文化中,並不是專指喜歡漫畫或是動畫的迷,反而有一點專注研究某些特定事物的味道。
近幾年來,Nerd在美國文化是很受到重視的,像是知名的影集"The Big Bang Theory",就是描述幾位物理宅男,日常生活的趣事和他們的智慧有著非常鮮明的對比,藉此吸引觀眾的目光和喜愛。
所以觀眾比起過去喜歡『純粹武力、純粹體力』的主角,會更傾向於『智慧的主角』。
這也是為什麼片中幾位角色會如此吸引人的主要原因。
   
我非常喜歡片中日本和美國文化揉合的風格,隱藏設定則是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後,如果由日本移民重建之下的舊金山。

第三點,就是創意。
以往迪士尼的電影,大多是由經典名著改編,不過最新的『無敵破壞王』讓我看到很強烈的原創性,這次的『大英雄天團』也是如此。
電影中有許多小細節,像是Baymax在低電源下的『喝醉反應』、電影中的高科技、或是劇情上的安排。
都能讓觀眾維持在一個非常新奇和愉快的觀影氣氛當中。
 
片中撫養兩人的阿姨,戲份並不多,應該是為了聚焦在"Big Hero 6"這個團隊和"Hiro和Tadashi"之間的情感上。

『失去和獲得』是整部電影的主軸。
利用哥哥的逝去,來描繪青少年的心境和轉折,面對親人的逝去,我們該如何擺脫心中的陰霾。
這就是迪士尼透過這部電影想要傳遞的教育意涵。
Baymax在電影中說了,面對壓力挫折,最好的出路就是聯絡朋友,在透過時間和朋友的幫助下慢慢地讓傷口痊癒。
電影當中,我最深刻的地方有三個,首先是Baymax不解為何身體如此健康的Tadashi會死亡,身為一位醫療機器人,監控人類的醫療狀況應該是他最大的責任。
第二個則是,Hiro拔除了哥哥留下的晶片,急於復仇,以及之後Baymax放了那段Tadashi的影片,影片中,哥哥雖然是對著Baymax說話,卻也無形中鼓舞了Hiro,而這裡也有一組對比,就是同樣失去至親的Callaghan教授。
最後當然是Baymax的道別,也是整部戲最賺熱淚的一幕。(不過我還是覺得如果能貼近現實一點,Hiro徹底放下,重新再造Baymax可能也是一個可以參考的結局,然而這樣可能對於青少年來說,或許就太成熟了)
 
Marvel漫畫的作者Stan Lee按照慣例會在所有Marvel電影中客串,大英雄天團也沒有例外。

不過這部電影依然有個我不滿意的地方,在於反派的塑造太過表面。
Callaghan的計畫我至今無法理解,燒毀會場跟奪取Hiro的微型機器人之間的關聯我一直沒有搞懂,難道他不能光明正大跟Hiro借嗎?反正Hiro都要學了?還是他只是為了詐死?可是詐死和復仇之間似乎關聯性不高。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地利用空間傳送儀復仇呢? 一槍斃命或許比較簡單。依照教授的智慧難道沒有別的辦法救回女兒嗎?
感覺反派只是為了存在而存在,編劇說了算,反正電影照樣好看。
這對我來說就有一點可惜。
 
大英雄天團有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片,將與呼聲最高的『馴龍高手2』競爭。

總結來說,大英雄天團仍然是一部佳作。
承襲了過去出色的動畫電影一貫的風格,就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講好一個完整的故事。
劇情走向輕鬆,有歡笑、有淚水。
短短的102分鐘像是兩個多小時,劇情雖然不新穎,但是感受卻是相當飽滿的,是2014不可錯過的動畫電影。
 
迪士尼這次在正片播放前的短片是"Feast",啟發自一個app-one second a day,用了短短六分鐘就講好一個愛情故事,也有入圍本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。

最後附上預告。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皮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